欧美在线二区,国产一二三区在线,一区二区视频网,视频福利一区,免费欧美日韩,在线播放国产一区二区三区,精品欧美高清一区二区免费

太特別了!鯉南仙安社區(qū)這座祠堂,全國少見!

@

范陳共宗祠

兩姓和為貴

位于鯉南鎮(zhèn)仙安社區(qū)蓮坑自然村石鼓山麓上,有一座特別的祠堂——范陳宗祠,兩姓合一祠堂鮮少有之。

范陳宗祠

近日,記者來到這里,只見宗祠大門聯(lián)為:“范氏先公德恩厚,陳家后裔仁義長”,范陳宗祠門楣上掛“范陳宗祠”祠牌,祠內(nèi)有“義繩范陳” “穎水流芳”“參知政事”“蓮坑舊居”等匾。祠內(nèi)正中央奉祀范仲淹、范純祐(父子),陳直賓(陳氏蓮坑村始祖)等八尊畫像。

經(jīng)查《莆田姓氏志·范氏》記:范家一脈系宋代名臣范仲淹之后裔,于1460年遷居斯地;蓮坑陳于明弘治四年(1491年)遷入。范陳兩家同居一村,友好相處,并結(jié)為異姓兄弟,情同手足,代代傳承,共建宗祠,共祀祖先。

范陳兩姓居住地位于石鼓山麓,也稱石鼓池、還稱柯厝、蓮坑,每一個地名都包含著一個氏族傳承故事。據(jù)《仙游縣范氏族譜》記:范氏祖先源自范仲淹十七代裔孫(仙游度尾鄭莊范氏智、仁、勇三房)的仁房,仁房先遷龍華鎮(zhèn)西林村,后又于1460年遷來鯉南仙安村。范氏祖先剛來斯地窮困潦倒,連住宿都困難,只好住柯家送的房屋,后代人就稱做“柯厝”,繁衍至今已是范仲淹第35代后裔了。據(jù)《陳氏族譜》記:陳氏祖先陳直賓原系廣東惠州蓮坑村人,于明弘治四年(1491年)遷來,由此斯地又名“蓮坑”。

舊牌匾進新居和依舊

兩姓同居一地,發(fā)展至今,范氏人口近百人,陳家人口二百多人。據(jù)村民們介紹,原范陳宗祠建于明代,2007年由于舊城改造,遷址于現(xiàn)鯉南中心小學對面石鼓山麓。

祠宇左側(cè)另辟一場地,為陳如晃烈士陵園。這無疑也給宗祠增添了傳奇色彩。據(jù)介紹,陳如晃(1911——1937年),正是出生于這里,化名潘濤,青年投身革命,為閩區(qū)工農(nóng)紅軍第三支隊政委,因叛徒出賣,于1937年6月23日就義于福州

范陳宗祠,兩姓合一祠堂近年來引發(fā)了關注。莆田范氏宗親告訴記者,范陳宗祠延續(xù)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,兩姓同祠,這在全國都是少有的。這是文明的典范,和為貴的象征。尤其是祠堂遷建時,范陳兩家還傳承祖先遺愿,把范陳兩家祖廳堂(莆仙民俗:凡喜喪事必須在祖廳舉行)建在一起,又是一個劃時代的兩廳同建的歷史創(chuàng)舉。“范陳宗祠和為貴、蓮坑兄弟友誼長”,這對聯(lián)更是范陳兩家自祖先結(jié)為兄弟后,代代傳襲,幾百年來相處一地,不分彼此,和諧安居,攜手共度,相互關照的體現(xiàn)。

今報記者 彭麗程 通訊員 經(jīng)緯 王炳祥

大家都在看

Hash:7419b621aaf0120eaae3313fabcb2c750b3e542a

聲明:此文由 仙游今報 分享發(fā)布,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,文章內(nèi)容僅供參考。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,請聯(lián)系我們 kefu@qqx.com

瑞金市| 翁源县| 基隆市| 松潘县| 五峰| 清徐县| 溧阳市| 德钦县| 鹤峰县| 寿阳县| 襄樊市| 泽库县| 句容市| 花莲市| 龙游县| 静安区| 监利县| 神池县| 靖远县| 托克托县| 桦南县| 张家川| 绵阳市| 江陵县| 青浦区| 宁明县| 张家港市| 淮滨县| 周宁县| 舟山市| 阿拉尔市| 大英县| 襄城县| 渭源县| 屏边| 九龙县| 西青区| 通城县| 改则县| 闽清县| 凤庆县|